收藏本页

欧洲网 > 经济 >

优雅“野蛮人”沈东军(3)

2013-10-12 16:04 来源:光明网

  “ 为下一代珍藏 ”—— 正是沈东军为通灵珠宝战略转型所设计的广告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

  每一个了不起的盖茨比,都曾爱过一位名叫黛茜的姑娘。

  20 岁时,沈东军失恋了。

  刚刚开始工作时,他结识了一位长得很美的女孩。两人很快坠入了情网,是众人眼中 “ 郎才女貌 ” 的一对。

  不久,有人告诉他,看见那姑娘和别的男人在一起。沈东军不相信,因为无论从身高、长相和才干上,那位 “ 情敌 ” 都不是他的对手。终于,有一天,女孩向他摊牌:她很喜欢他,但是,她要和另一个男人结婚。

  胜利的一方则到处直白地宣称: “ 是钱,让我比沈东军更有魅力了。 ”

  “ 从那一天开始,我下定决心 —— 要赚很多很多的钱。 ” 他接着摆摆手,表明那都是过眼烟云了。但是,念到初恋情人的名字,他的眼神有一些闪烁。

  44 岁的沈东军是天蝎座,天蝎座的人不容易忘记伤害。据通灵高层透露,他常在公司内部会议上讲这一段故事,用来激励自己以及员工。

  90 年代初期,他进了南京航空公司旗下的旅行社。当时,国有企业开始尝试做一些“放开搞活”的内部改革。沈东军承包了旅行社,出任总经理,通过组织旅行团和票务,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这成为他后来进入珠宝业的启动资金。

  此时,他二十出头,深得总公司领导的器重。然而,论资排辈的国有企业里容纳不了一颗不安分的心。 1997 年, 29 岁的沈东军决定下海。

  创业的第一次试手是开柯达冲印店。终日守着一家小小的店,等着客人上门,洗一张照片赚两毛,满足不了他想做一番大事业的心。等做完装修、参加培训到最终把店开起来,不到两个月,他一转身把店给卖了。

  这段经历的最大收获,是给了沈东军关于品牌的启蒙教育。 “ 一是品牌的力量;二是标准化的加盟连锁商业模式。这给我后来创业带来很多启迪。 ”

  一下子,他成了一个没有单位、没有工作、没有名片的男人。在 90 年代,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在寻觅事业的新方向时,沈东军过了一段 “ 煮饭男 ” 的日子:每天骑着自行车载着新婚不久的太太去上班,穿行在古城的大街小巷里;然后回家买菜做饭,站在阳台上等太太回来。

  “ 这可能是她感觉最幸福、对我最满意的一段时光。 ” 他开始笑。

  在通灵公司,沈太太被尊称为 “ 马小姐 ” 。马小姐祖籍云南古城腾冲,祖上一直从事翡翠生意。其父马崇仁,解放后毕业于地质专业,此后二十多年从事地质研究,曾担任过中国宝玉石协会玉石分会副会长。

  80 年代中期,马崇仁下海经商,在缅甸、云南一带从事翡翠生意,创立了自己的商号。几十年的地质经历,使得他对翡翠了如指掌。任何一块翡翠毛料,只要他拿在手上掂一掂,里面有没有绿,有多少绿,值多少钱,十拿九稳。人称 “ 翡翠王 ” 。

  在中缅边境,翡翠交易以 “ 赌石 ” 的方式进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夜暴富或倾家荡产的人间悲喜剧。二十多年来,许多关于马老先生的 “ 赌石 ” 传奇在这个行业内流传。他对翡翠的研究和判断,成就了很多人的财富,也改变过中国翡翠市场的格局。

  常常听岳父讲中缅两地的珠宝故事,沈东军萌生了进军珠宝行业的念头。当时,他的妻兄马峻也跟着马老先生学做翡翠生意。沈东军和他商量,两人一拍即合。

  1997 年,通灵珠宝的第一家门店开在了南京湖南路 255 号天安大厦的 7 楼。因为门店的租金高企而不得已的一次举措,使得沈东军无意中成了中国 “ 写字楼销售的第一人 ” 。

  90 年代末,刚刚富裕起来的国人对珠宝和首饰有了消费需求。那时,人们都到商场里去买珠宝和黄金首饰,价格普遍奇高。凭借马老先生的人脉和资源,沈东军知道珠宝的进货渠道和底价。他想得很简单, “ 既然你们卖得这么贵,那我就卖得便宜一些。 ”

  他在南京发起了一场凶猛的价格战,在报纸上打出 “ 把价格降到底 ” 的广告语。

  为了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他采用了两条策略:假一罚十;七天退货。鼓励消费者自己到珠宝检测机构去检测。

  很快,天安大厦出现了排队买钻石的轰动场面。不仅是整个江苏地区,连上海都有人坐着火车赶来买钻石。那时,信用卡的使用还不普及,顾客买钻石、翡翠都用现金支付。每天晚上关门结账,抽屉里满满的都是现金。

  “ 数钱数得好开心。 ” 忆起创业初的往事,远在南半球的沈夫人在电话那端笑了起来。那时,她和马峻的夫人负责财务。

  沈东军发起的这场价格战,引发了央视的关注和报道,通灵开始有了知名度。

  商学院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