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欧洲网 > 专稿 >

书画学习点滴体会与探寻

2013-06-19 09:4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

  我是学美术的,只因工作的需要而搞了书法。且主持陕西的书法事业长达四十余年,曾参与发起成立中国书法家协会,任多届理事。虽没有丢掉所学的绘画专业,却没有搞过专门的个人画展。由于这些原因,讫今大部分人只知道我是个书法家,而实际上我在绘画方面下的功夫并不比书法少,甚至于还要更多一些。绘画现有作品流传社会的肯定不如书法数量多。因为书法比绘画速度快,适应社会应酬率高。为了不让别人知道我会画画,经常是晚上熬夜搞绘画。思考的比较多,所以每一幅画都是我的创作。由于我没有专门搞过绘画的理论研究,就只能粗浅的谈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和建议。

  所有的艺术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文学应该说是各种艺术的基础。它是作者直接运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那么其它艺术门类,同样也是作者用自己所从事专业特有的艺术语言来表现自己的爱、憎与情绪。

  书画同源,它们始于象形文字,后来各自根据自己的文化使命而沿着自己的方向发展,绘画越来越写实越具象,而书法则越来越符号化,越向简约的抽象化发展。但是它由于发源于一个体系,所以它们所用的工具和材料竟是一致,甚至于历代的绘画大师都是具备了高超的书法水平才能达到大师级的品级。

  这两者都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在继承和学习的问题上,是无法离开传承二字的,历代为什么没有美术学院,也没有书法学院。但却一代一代的发展到今天。而且越来越成熟,水平越来越高。主要还是凭靠师傅课徒的方式发展下来,美术还好一些,自从民国年间,一些大师们引进了西方的美术教学体系,在中国开办了以西方理论为主体的中国画体系,起到了一个革命性的撞击。虽然中国画还在使用的中国传统式的笔,墨,宣纸,砚台,但在质上却起了变化。西画的透视学,色彩学,光学,素描,造型则彻底改变了原有的中国画的创作法则。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的开放,画家们在绘画的表现形式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中国画传统的笔墨表现手法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甚至于把西画中的很多流派也搬进来了,尤其是变形到超越国外很多流派也所不企及的程度。当然这种倾向作为一种学术性的探索,我以为也无可非议。但是这里边却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倒是想提出来和各位大师们探讨。首先声明我是站在一个欣赏者的立场,我想中华民族现在十多亿人口发展了几千年的文化,早已形成了一种对所有的艺术的一种欣赏共识。甚至有很多没有上过一天学的文盲,他也有对艺术品爱好的选择标准。专家的欣赏角度,是不可能代替广大群众的喜好的。现在也有很多变形变到无法形容的程度的绘画作品,只要在展览会上开个研讨会,一片赞扬之声。不论多么优美的赞美词都可能出现,然后出个册子,或者搞一份介绍性的报纸。赞颂之词亦是满纸充斥,还有一些利用拍卖,或者电视媒体搞操作等等吧!弄的名声远振,世间奇才,古今中外,唯此一人,真的那么好吗?我所听到的来自最底层的民间议论,却大相径庭。绝对的相反之词,有一次我斗胆和一位画家朋友开个玩笑的说:“按你画的美女为标准,给你找一个那样的老婆你要吗?”这位朋友半天没有答上来,后来用了一句,这是艺术么!一句话作为下台阶之词。

  艺术又怎样?难道可以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吗?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早就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却高于生活”。这是一句经典的话,也是我们所有的艺术门类的创作原则。其实在古代我们的中国画创作也都是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梁楷的泼墨人物,韩愰的“五牛图”等等不胜枚举,尤其是八大山人的大写意,都是来自生活,但却比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物象高了很多。美了很多,沿着一个人们所公认的美学方向在提炼在升华。

  美术么?不美的作品岂能称为美术。这说明一点艺术作品不仅要充分的表现作者的精神情感以外,从形式上还得沿着真、善、美的方向提升。

  我说这一段话的意思并不是否定西方的一些艺术派别,哪一种非常抽象的东西是产生于西方的文化土壤。在那里能够生存,说明那里就有存在的价值,就有欣赏者的社会基础,而且这一类的作品也并不是没有我们东方艺术可借鉴和吸取的东西。像印象派里的色彩,具象派塑造人物性格和情感,细微神妙的程度,都是值得我们东方绘画应该学习和吸取的。不过东方就是东方,,中国就是中国,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由于地域,生态环境所形成的人文精神造就。像我们现在一些年轻人把自己的头发染成黄的、绿、红各种颜色,可是你的发根永远都是黑的,这一点谁也改变不了,所以学习和模仿是可以的,但代替改变根本是不可能的。

  下边谈谈书法,书法艺术的发展是和汉字的发展分不开的,汉字是从象形文字脱化而出的,前边说过“书画同源”由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书画根据这种发展的需要而分家。绘画则向具象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写实,越生活化。汉字是沿着实用和造型美的方向发展。那么书法也就跟汉字发展着这一条线前进。只是书法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中国特有的富有弹性的表现力极强的毛笔功能,加上书写富有情感内容的文字时,无不受到情绪的影响,因此情绪则发展成为书法能够上升到艺术品级的一种关键台基。则慢慢的发展成为能够迸发出情绪的作品,而且能够让读者以美的享受。则被称作书法艺术品,仅仅是告诉读者汉字内容的作品只能称作是写字。而列不到艺术品的品位上。

  以上这些观点并非我的理论,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文人都有此共识。但是我们现代的书法家不一定观点就那么一致,很多人对于这门几千年来发展已经很成熟的艺术门类,并不看重前人给我们所创造的书法艺术语言。没有对古碑帖下过多大的功夫,就急于投入创作活动,结果是乱碰乱撞,倒是满纸的谁也理解不了的所谓的情绪表现,甚至连篇幅美都谈不上,很多作品简直是一堆乱草,当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浮、燥的急于求成的向往。但是任何艺术门类,尤其是传统艺术,除了过硬的基本功训练之外,你不继承传统的艺术语言,就不可能达到一个有品位的艺术境界。

  1990年我曾经发表过一篇“谈书法艺术的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曾引起过一场不小的风波,因为文内要求作为一个书法家,应该能够写各种各样的书体,然后根据所写内容的需要而随时选择。比如写陆游的词“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则不可以用颜真卿的大楷来写,如写辛弃疾的词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则不可用褚遂良的楷体来写。如写歌功颂德的碑石则不可以用张旭或怀素的狂草来写等等,这和音乐创作同出一辙,你不能用“义勇进行曲”的曲来配“小放牛”的词,更不能用“黛玉葬花”的调来唱“怒发冲冠”的词句。尤其是唐代的孙过庭说:“形其哀乐、达其情性”,这应该算是最为明显和到位的论说。如果书体和内容都统一不起来,怎么能作到这一点呢?大家所公认的历代三大书法神品:“兰亭序”、“祭侄稿”、“黄石帖”那一幅不是书体和内容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成为书学园地里的传神之作,而被公认,被传承。成为经典。

  要作到以上我所说这些,那对一个书法家来说要求就很高。不仅仅是要掌握各种书学语言鲜明的书体,关于这一条,历代为我们创造的遗产浩如烟海,我们每一个人一生想全部掌握,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我以为仅能掌握自己认为能够表现喜、怒、哀、乐、悲、愁、痛、怀、大气、昂扬、渺视、叙说、消遗、怡情、超越、凝重、古朴、厚拙等方面的艺术语言特色的书体。能够进入到创作则可以了,而不是历代所评书的哪一种仅限于火爆和静气为评书标准,这里应该说明一条,火爆之气也不应该是历代给以贬低的评价,颜真卿的《争座位稿》能说它一点都不火爆吗?恰恰表现了他怒斥郭英乂对鱼朝恩的阿庾行为。很多历代大家评价行间里怒气充盈,没有火气,那里又会产生怒气呢!所以一味贬低火爆之气,对于还没有传统功力或者说没有入门的初学者是可以的,但在创作方面须根据情况而言。象写一幅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第一字就是“怒”字。就连后边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也不能把笑的意思表现出来,如果用书卷味很浓的书体写出来,那就只能是一幅极为失败的作品,不论你的结体多么优美,用笔多么娴熟,布白多么合理。只要是创意不到位,岳飞当时的”精忠报国“的壮志和英雄气概没有表现出来,那就不可能成功,因为书法艺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说纯属一种情绪的宣泄,感情的迸发。

  如是而言,为什么历代的一些大书法家都是一些文化水平很高的大文人,如果没有高深的学问和丰富激昂的情感的人,可以说是很难出现能够震撼读者的作品,这样一来则要求我们的书法家必须具备广博的学问与知识。可是我们现代的很多所谓的书法家在写古代大诗人的诗词,连诗词的内容都没有完全弄懂,又怎能表现出其内容所反映出的情感呢。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问题,有一些书画家把自己的作品弄得谁也看不懂。自认为是高雅文化,属价值很高的阳春白雪,我却以为追求艺术作品的高境界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是否要和“下里巴人”脱节,倒是值得研究,我以为应该先有“下里巴人”,只能以“下里巴人”为基础,然后再行提高,但不能脱节,或者说割舍,评价一幅书画作品的价值,应该根据其社会的影响面,即人民大众爱好的数量来做鉴定,而不是少数专家的评论。电视节目里有个“收视率”。我们全国性的书法比赛是否也应该以广大的人民群众来做评委,进行评选活动,专家们可以作一些初评,选掉一些还不入门的作品就行了。大量评级的作品应严格的按群众投票数量而定,真正体现作品价值的不是金钱数目,而是群众欣赏者的数量。至于防止一些拉票问题,技术是完全可以解决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走向公正,更重要的可以根除人们深恶痛绝的学术腐败问题。

  由于篇幅之限,仅只能谈一点自己在学习书画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其目的只不过为了求正,仅此而已。薛铸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