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 >

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下的中西医结合道路

2023-03-07 14:31 来源:综合

——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学博士后、

上海灵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高海波

高海波博士

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下的中西医结合必将成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有力抓手。

东方精合会,这是一个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企业家学员群体基础上自发形成的交流平台。通过东方精合会,笔者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学博士后、上海灵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高海波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余明阳院长为东方精合会题词

笔者:据了解,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您曾亲身到一线疫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高博士:是的。当时是作为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健康中国工程中医疫情防控工作组常务副组长,于2020年2月至3月受当地政府委托两次带队到湖北天门、江西抚州核心疫区进行一线支援。很荣幸亲身经历并见证重大疫情之中祖国的伟大和中医的贡献。

高博士应邀参加新型肺炎防控工作的邀请函

笔者:通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方报道,我们了解到中医在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您在多年中医领域的学习工作中,一定也有很多体会吧?

高博士:是的。传统中医通过整体观和辨论治形成对人体生命系统的完整性认识。钱学森老先生讲:“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所以中医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方向,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钱学森书信选》191页)”“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钱学森等论人体科学》277页)”。从社会产业发展角度来看,西医主导的现代医疗体系是批量化医学服务模式,我们正在经历的产业革命就是未来个性化服务模式取代工业批量化服务模式。所以,如何让中西医及医药产业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共同发展,成为当今医疗体系所需关注的核心焦点。党的二十大提出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相信新时代中西医结合必将成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有力抓手,为人类生命健康水平带来质的飞跃与提升。

笔者:您提到关于中西医的结合,这个观点您可以再深入和我们分析一下吗?

高博士:我觉得中西医的其实本质并非是相互对立和矛盾的,科学认识事物的方法已经从还原论和分析为主发展到与系统、整体、动态等复杂方法并重的阶段。传统医学现代化发展是对当代科学技术的挑战,因此需要应用不同思维方式,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来解决,这需要多学科、跨领域合作。将现代生物技术引入到传统的中医药学的研究上来,从基因和分子水平研究中医药的基础理论,疾病的本质和中药的作用,即不脱离中医药学的整休观,又能使中医药从容观化.定量化与综合、演绎的方法联系在一起,从而可填补中医药学缺乏微观还原分析的空白,这有利于将传统的中医药学从朴素的方法论尽快地转到现代辩证方法上来,也有利于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这一钮带将传统的中医药学与现化医药学紧密结合。中医药学的主导思想是整体观念,认为人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而目前的现代(细胞)生物学是深入到微观世界,从细胞超微结构阐明生命的物质基础,把孤立的物质与组成整体的所有器官联系在一起。现代(细胞)生物学的方法同样证明了中医药学的整本观使原本抽象的思维有了科学依据。

笔者:真是未来可期呀!那在具体的工作方面,您能否谈谈?

高博士:好的。就从我在灵根生物科技的具体工作来说吧。我们团队主要以野生灵芝为核心药材,遵循中医思维,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医药及健康类产品的研发。通过实践表明,真正的中医药品和产品所产生的效果和中医在新冠疫情中的表现一样让人震撼。

举几个事实例子:再障PNH综合征属于全世界无能为力的罕见病。可能是天妒英才,我们的一位朋友就是该病患者。2018年起,该患者开始服用灵根生物科技新开发的产品“灵根1号”(期间其他药物及治疗手段均停止)。2021年,该患者经过医院临床检查发现,骨髓造血机能完全恢复且其他主要指标均正常(见诊断和临床检测报告)。多年来身体状况越来越好,目前已经能够正常生活与工作。

病情分析:由于长期以来西医没有将再障PNH综合征、白血病等血液类疾病看作全身性疾病,其常规治疗手段一直企图杀死所有的症灶来“根治”。而采用的放化疗等方法又“敌我不分”,在杀伤症灶的同时也杀伤了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血液系统、胃肠系统等正常细胞,不仅影响了整体治疗效果,甚至还可能致命。结合中医理论,再障PNH综合症的成因与正气不足、邪毒内侵血脉、阻碍气血生化,或因有害物质伤及营血肾精,累积骨髓等有关。以发热、出血、血亏、骨痛、癥块等为临床特征,病性多虚实夹杂,表现在营血,与肾、肝、脾有关,病位在骨髓,病情危重。结合病人的病情,此病人发病时间较长导致了“气血两亏”,因此我们采取了NGLE三位一体疗法,首先对肾、肝、脾采取补益,以纠正病人气血双亏。进而采取分化诱导催熟血液或骨髓内不成熟的白血球停止分化,成熟脱落,不会再无限增生,到处“惹事生非”,从而恢复骨髓中造血组织的正常运作,使病情解除。

患者一的检验报告前后对比

采取NGLE三位一体疗法,使患者恢复骨髓中造血组织的正常运作,最终解除病情

再比如重度肾衰竭,这在临床上几乎没有恢复的可能。您看我们与患者的交流信息(见与患者交流截图)也在实践中证明了灵根系列产品不俗的临床科研成果。

病情分析:对于肾衰竭、尿毒症等疾病,西医往往通过物理透析等方法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以达到暂时延缓生命的目的。而此类疾病同样不能被看作单一泌尿系统的疾病,也应将此看作全身性的疾病。对症尿毒症的“灵根3号”产品能够对人体的受损细胞进行修复,促进死亡细胞的代谢并激活假性死亡细胞与再生新细胞,以达到对机体免疫的稳态调节,恢复病人的基本工作生活。

综上可以发现,只要尊重自然的生命规律,生命的力量是伟大的,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样类似的事实还有很多,来自真实的震撼给予了我们不懈坚持的力量。

患者二的腹部彩超检查报告以及专家与患者二的交流信息

患者三的超声医院影像报告单以及专家与患者的交流信息

笔者:在前面您的讲述中,我注意到“真正的中医产品”这个说法。另外您刚刚最后一句话用了“不懈坚持”,有包含着很难的意味吗?

高博士:强调“真正的中医产品”,是因为当前社会中医领域现实状况。一方面,现代医学体系下的主流中医,本质上已经和西医没有太大差异,同时对于中医有效管理的缺位导致中医成为社会虚假广告的行业重灾区。中医的核心思维是“道法自然”,它和现代工业文明的产业思维是有差异的。比如我们常提的“道地药材”,什么是“道地药材”?我们现在一般根据史料里中药的道地产地,区分确定“道地药材”但实际上决定“道地药材”的是特定区域的自然生长环境(包括土壤、阳光、水分、气候等)。如果采用现代农业种植为了追求产量而控制肥料、生长环境甚至繁殖方式,即使是历史上的道地药材产区,也和“道地”二字相差甚远,中药材的药效也会大打折扣。在灵根生物团队中,我们坚持核心原料采用长白山野生灵芝,就是这个原因。当然,事实也证明了传统中医“道法自然”思维的伟大智慧。自然的力量是非人力所及的,我们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欲望驱动下控制和征服自然的思想和行为是愚蠢和危险的,自然和谐是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唯一道路。

坚持真正的中医产品道路确实挺难的,一方面因为较高的道地原料成本是保障品质的根本,我们必须要坚持;另一方面由于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大众的价值取向导致真正的中医产品只能获得小众市场的价值认同,很难取得规模效益。这么多年,如果没有东方精合会这个平台很多企业家的认同和多方支持帮助,可能我们根本走不到今天。

笔者:前面您讲到“真正中医产品”所取得的震撼成果,您也乐观坚持中医的未来,可现实呈现的又是如此艰难。这是不是有些矛盾?

高博士:如果说有矛盾,这也没问题。但我认为这个矛盾是未来发展和现实利益存在的矛盾,是人类生存根本利益和欲望抉择之间的矛盾。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同时也彻底解放了人类欲望。我们知道欲望是无穷的,在有限的生存资源条件下,由无穷欲望驱动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已经把我们人类带上高速灭亡的快车道。

还是具体到我们关注的中医和健康领域。关于中医存废的社会之争一直存在,很多人试图通过中医科学性问题来否定其存在价值,主流中医也试图在现代医学的循证路径下走通中医现代化和标准化道路。

但我们要知道,西医主导的现代医疗服务体系是工业时代批量化产业模式的产物,以多中心盲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为核心的循证医学和标准化是现代医学体系的金标准。中医服务模式为个性化诊疗,在循证医学路径进行中医标准化研究犯了基本的方法学错误。而且人类社会正处在服务业取代工业的产业革命之中,未来社会的个性化服务模式取代工业社会的批量化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必然。因此,在未来医学或健康学领域,我们并不能将作为现代医学金标准的循证医学作为中医优劣的评判标准。

再讨论中医的科学性问题。科学是什么?我们往往把科学作为真理的代名词,这是否需要审视?科学是一定历史阶段内人类认识的价值标准以及该标准范畴内人类认识的产物的集合。不同历史阶段或不同领域的认识主体的价值观不同会导致科学内涵及外延有所不同。科学作为人类发展一定历史阶段内的认识价值标准和结果,在无限的人类认识过程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相对性和历史局限性。作为科学工作者,在人类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突破自己以及所处时代的认识局限,而不是将人类认识约束在自己或时代认识范畴和价值标准之内,这是真正的科学态度。

然而当代社会中,科学往往被当作真理,且在现实中演绎为高于事实的真理,具体案例即是以真实疗效为依据的中医被“科学”二字直接否定。所以,对于中医,以及对于未来人类健康道路抉择,我们还是应该秉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守正创新!相信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下,中西医融合发展是未来科学的必然选择!

笔者:是的,科学的内涵也该与时俱进,相信新时代的中西医融合发展一定能够成就未来!前面您在实践和理论层面对我们讨论的主题进行了解读,在技术层面呢?

高博士:您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前面讨论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医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是临床评价和标准化问题。西医也面临着批量化医学服务模式向个性化服务升级的产业问题,核心也是标准化问题。所以说,不论中医还是西医的发展,面临的是同一个问题。

在中医临床评价和标准化,即个性化诊疗服务评价和标准化方面,实践已经表明循证医学路径难以在中医中进行实践。那么个性化诊疗服务到底能不能实现标准化?我们通过数据仿真实验和落地的实践发现,中医的个性化诊疗服务评价和标准化其实完全是可以做到的,其中重要的工具是“互联网+大数据”。比如像我们上面讨论的那些临床观察案例,如果能够通过“互联网+”形成对患者的生命状态数据的动态掌握,那么那些临床个案就可以实现可靠的临床服务评价,也能够形成可靠的临床证据。这种研究范式下,也就建立了个性化诊疗服务的标准化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以上工作有望在河北省康复医院得以系统执行,那样,不仅是我们灵根生物集团,整个中药医行业都有可能走上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其实我很想说:传统中医智慧等待“互联网+大数据”已经几千年了,个性化精准中医药健康服务将可能开启人类生命新纪元!

笔者: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艰难的,这是我从您的谈话里得到的共振。

高博士:关于中医、西医的关系问题,毛泽东曾在《讲堂录》中做过这样的评价“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医言气脉,西医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求其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二者各有所偏矣”所以,首先要彻底克服中医药学无科学价值的错误倾向,尤其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和对待中西医的差异化。中医和西医,是亚洲和欧洲两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各具优势和不足。两者的关系不是科学和非科学,有价值和无价值的关系,更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不同地区、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存、共容、互补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明确提出“过去,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