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 >

鲍慧慧:逐梦艺术人生

2025-04-30 19:55 来源:综合

白色衬衫、蓝色牛仔裤,搭配一双白色运动鞋,简单随性的穿着,却让鲍慧慧看上去活力满满,浑身上下散发着阳光气息。与她相识的人,总会由衷赞叹:岁月似乎格外眷顾她,让她保持着远超实际年龄的年轻状态,举手投足间尽显朝气。

1971年,鲍慧慧出生于石浦。她家住在石浦小学旁边。足不出户,也能听见从教室里飘出的阵阵音乐声。每当悠扬的旋律随风而来,年幼的鲍慧慧总会静静聆听,那一个个音符悄然滋养着她的心灵。

父母对越剧的热爱照亮了鲍慧慧的艺术启蒙之路闲暇时,父母常哼唱越剧名家的经典唱段。尤其是《红楼梦》里林黛玉这个角色,凄美动人的故事、哀怨缠绵的唱词,在鲍慧慧心中勾勒出一幅绝美的画面。她常常奶声奶气地唱,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小百花”,穿上华丽的戏服,站在舞台上,将林黛玉的故事娓娓道来。这份对艺术的向往,为她日后的艺之路奠定了深厚的情感基础。

这份对艺术的热爱引领她走进了慈溪锦堂师范学校的大门,学校丰富的课程设置为她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尤其在音乐教育方面,老师们专业且耐心,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传授乐理知识,指导她弹奏钢琴。课后,她常常独自留在琴房,反复练习,力求将每一首曲目演绎得尽善尽美。学校还时常举办各类文艺活动,鲍慧慧积极参与其中。 

师范毕业后,鲍慧慧分配回石浦,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她积极探索音乐教育的新方法,希望通过音乐培养孩子们的审美与创造力。业余时间,她和朋友组建轻音乐队,鲍慧慧担任键盘手和主唱。对艺术的无限追求与对自我成长的渴望,促使她在当了四年老师后,毅然辞职,主动放弃舒适圈,踏上了自己向往的多元艺术道路

鲍慧慧开启了一段如饥似渴的学艺征程,她四处拜师,一心在艺术领域深耕。不光学习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在声乐方面,从民族唱法到通俗唱法,也不断尝试新风格。同时,她也学习舞蹈艺术,了解和实践各种舞蹈,包括心舞、疗愈舞蹈等。

学艺的同时,鲍慧慧始终没有忘记儿时的“小百花”梦,凭借扎实的艺术功底和对越剧的深刻理解,她在北京专业剧场演了好几场黛玉葬花出演林黛玉,完成了自己小时候的越剧小百花梦想。舞台上,她身着华丽戏服,水袖轻扬,眼神中满是林黛玉的哀怨与柔情。

她不仅热爱音乐和舞蹈,对绘画也有着浓厚兴趣。她的漫画《新鲜事儿》曾获得第12届全国“丰子恺”杯漫画大赛金奖。在陪伴儿子学习漫画的五年时间里,母子俩相互鼓励、共同成长,鲍慧慧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灵感,不光自己多次获奖,还指导儿子获得国际国内漫画比赛10多项大奖。

除了在艺术领域发光发热,鲍慧慧还热衷于公益事业,持续8志愿服务于北京远洋天地社区合唱团舞蹈团,获得多奖项。她曾被评为北京朝阳优秀社区志愿者。2011年,为帮助困境留守儿童,她举办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个人慈善演唱会,吸引了1200多人参加,她用歌声为困境儿童募捐善款。

在教育孩子方面,鲍慧慧也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持续21年陪伴养育儿子的过程中,她始终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相处,用无条件的爱给予孩子支持与鼓励。她注重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儿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青年。同时,孩子也给了她无限的创意灵感,让她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2013年,因为儿子奥数成绩名列北京市第一,她作为家长代表应邀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演讲。

如今,鲍慧慧是一名精神富足的生活践行者她将艺术与心灵疗愈相结合,通过舞蹈、声音等多种艺术形式,帮助人们释放压力、舒缓情绪,探寻内心的宁静与力量。她回馈家乡,加入了象山县新益园的“心灵之窗”公益组织,多次开展公益舞蹈教学活动“把艺术转化成生活美学,让美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鲍慧慧说。(郑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