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统一进程不会被欺骗与仇恨阻挡
邵育群《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11月19日 第 04 版)
10月27日,美国右翼保守派媒体《华盛顿时报》刊登了哈德逊研究所中国中心主任余茂春的文章(以下简称“余文”),称“中国‘统一台湾’的口号是骗局”。10月29日,台湾《自由时报》马上跟进报道该文主要观点,意图展示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政策得到美方支持。细读余文,发现其列出的“十大理由”错漏百出、不足为驳,但鉴于很多台湾及美国民众深陷“信息茧房”,极易被此类似是而非观点所迷惑,笔者仍然愿意对其观点进行反驳。
余文称,“台湾从未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在政治、法律和军事上始终不受中共控制”,这是老调重弹,赖清德在讲不下去的“团结十讲”中就是这么说的。建议余茂春认真读一下今年7月23日《人民日报》所刊登的中国人民大学王英津教授的文章,其中明确讲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不同时期以政治或军事、直接或间接、肯定或否定等方式,对台湾地区行使着代表权或管辖权等内容的主权权力;也讲清楚了法理和事实的关系,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对中华民国的政府继承,从法理上看,自此以后台湾当局没有任何资格再对台湾地区实施管辖。但从现实角度看,由于两岸长期军事对峙和政治对立,台湾当局仍以先前‘中华民国’的名义对台湾地区实施着控制和治理,这在事实上妨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台湾地区实施全面管辖,这就在台湾地区的管辖权问题上造成了法理上的所有者与事实上的行使者不尽同一的状况。”“台湾当局将‘事实占有’歪曲为‘法理拥有’,纯属‘偷梁换柱’行为。”
余文称,中方关于两岸血缘和语言上的链接,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入侵乌克兰的逻辑如出一辙”,“台湾的现代主权诞生于1980年代末以来的民主化过程……这与乌克兰于1991年独立后成为主权独立国家是一样的情形”。具有基本国际法知识的读者都知道,台湾不具有所谓的“现代主权”,美国政府也从未承认台湾拥有“现代主权”;而乌克兰自苏联解体后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则有广泛的国际共识。文章处心积虑把两岸关系与俄乌关系混为一谈,明眼人都知道,是为了把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挂钩,把美欧普通民众对乌克兰的同情心转移到两岸关系上来,是典型的认知战手法。
余文称,“‘2016年海牙常设仲裁法院’对中国南海主张的裁决明确否定了‘历史权利’作为领土依据的合法性……相同原则亦适用于台湾”。中方早已就该仲裁案表明了立场,南海问题是领土主权之争,不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管辖范畴内,所以海牙法庭不具有对南海案的司法管辖权,其所谓的裁决完全没有法律效力。为什么余文之前无视国际法,宣称台湾拥有“现代主权”,此时又特别尊重国际法,拿一个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来说事呢?余文称,中方要统一的动机是意识形态,而非领土,是要“证明……战无不胜的意识形态狂热”。相信中国大陆的读者和大部分台湾岛内的读者对此类语言不仅非常陌生,且觉得非常可笑。完成国家统一,是基于追求“大一统”的中华历史文化传统,是全体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与中国大陆奉行何种意识形态无关。余茂春身为“中国中心主任”,却对中国缺乏最基本的认知,其学术研究水平之低可见一斑。
余文拿美国的政策说事,称“无论是三个《中美联合公报》《台湾关系法》或‘六项保证’,都未承认北京对台湾的主权主张”,还称“北京曲解宣传联大2758号决议”。众所周知,美国自与中国建交以来,一直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其近期重炒“台湾地位未定论”冷饭,目的不是为了“支持台湾”“保护台湾”或“支持民主”,而是为了通过遏制中国的发展来服务美国的地缘政治目标。美国政府配合民进党当局频繁拿联大第2758号决议挑事,也是出于这一目的,同时,因为美国的政策在国际社会上越来越不得人心,中国的一个中国原则得到越来越多国家支持。
余文称台湾是中国“转移焦点的便利借口”,这种论调中国读者太熟悉了。几十年来,像余茂春这样的“中国问题专家”抛出过“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衰落论”“中国停滞论”等种种奇谈怪论,不论说辞怎么变,最终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内部问题太多,执政者只有通过对外“侵略行动”转移内部矛盾。有意思的是,这些论调一再被事实“打脸”,中国不仅没有“崩溃”,而且发展得越来越好。但为了反华,这些“专家”恬不知耻,继续胡言乱语。余文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执政的合法性,以这种观点为基础推动的政策就是政权更迭,所以这种观点才是真正的危险之源。
余文把两岸的制度对立起来,称大陆“对自由民主恐惧”,“台湾是中共的存在性威胁”,这是“民主对抗威权”思维的翻版,且不说大陆已经严厉批评过这种非黑即白的认知,连华盛顿战略政策界的很多人也已经认识到这种论调不符合美国国家利益。大陆尊重台湾人民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从不认为台湾的制度是对大陆的威胁。中国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信任程度极高,这为美国著名高校和全球著名公关咨询公司的调查结果所证明。余茂春的判断背离美国学术研究事实,基于臆想和“黑金”进行判断,结果只能是贻笑大方。
限于篇幅,不能对余文的荒谬观点予以逐条驳斥,但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台湾及美国国内的读者们注意,即余文发出的时机。余文发表于10月27日,三天后中美两国元首在韩国会晤,就关税、出口管制等议题交换了意见。峰会前,美国媒体报道称,中方正试图要求特朗普总统公开说出“反对台独”,民进党当局和华盛顿一些人对此高度紧张,担心特朗普总统“背叛台湾”,余茂春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中美元首会晤后,特朗普总统在访谈中表示,美国可以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变得更大、更强、更好。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国家统一进程不会因余茂春们的谎言和煽动所阻挡,但特朗普总统的执政目标“让美国再次伟大”,却可能被民进党当局豢养的余茂春们拖累、阻挠。
(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