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网 > 中国新闻 >

大脑智库:妈妈,如果你再看我的手机,我的朋友圈就要屏蔽你了

2018-05-03 17:15 来源:北京晨报

“妈妈,如果你再看我的手机,我的朋友圈就屏蔽你了。”

没错,这是最近令办公室里一位80后妈妈心有戚戚的一句话。

9岁孩子赤果果的“警告”,让她头皮发麻,内心免不了失落一番。

小学生如此,初中生和大学生、毕业生更是。

腾讯新闻公布的《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提到,有52%的子女表示曾经屏蔽了父母查看自己的朋友圈,甚至有些还没加过父母好友。

妈妈,如果你再看我的手机,我的朋友圈就要屏蔽你了

庞大的屏蔽比重,令人不禁沉思: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他们为什么如此抗拒父母进入自己的“朋友圈”?

孩子只是想分享喜悦,父母却总是“扫兴”。

“我发了逛街吃饭的信息,我妈就说我老是顾着去玩又浪费钱。放学发了在学校附近桌游店玩的信息,我爸就问我是不是没去上课。我只是想分享喜悦,爸妈却总是说些扫兴的话,弄得我以后都不想发朋友圈了。”一位高中生皱着眉头说出原因。

其实,人和人之间,一旦出现“你关注的点跟我想传达的讯息不一致”时,便很难继续沟通,因为思维不一致、频率不一致,容易产生摩擦。特别是用放大镜观察孩子一举一动的父母和被父母目光紧锁的孩子之间,出现冲突的几率更大。于是,多数孩子在遇到一丁点来自父母的不理解讯息时,基本都会选择就此封锁渠道,尽量避免同父母“狭路相逢”的概率。

转念想想,日常生活里其实也不乏类似的朋友圈分享“事故”。

有孩子在地铁背乘法口诀,前三次均以失败告终,第四次成功后,他惊喜地抬头,却只见低头玩手机的爸爸;有孩子放学回家后,兴冲冲地告诉父母今天发生的趣事,却发现他们只是毫无表情地点了点头,敷衍得像在看电视机里的新闻;有孩子数学考试得了98分,父母回的是一句“那两分丢哪去了” ……

妈妈,如果你再看我的手机,我的朋友圈就要屏蔽你了

父母的凉水泼多了,孩子自然会不自觉“准备好伞、穿上雨衣”,做好全套防备措施。说白了,许多孩子屏蔽的不是父母,而是父母带来的忽视、冷漠和否定。

父母不明白孩子说的梗,还会进行过度解读。

有知乎网友是这么回答“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是怎样形成的,双方各有哪些责任”的:代沟就是,我在微信群里艾特我妈“@丽 带包板蓝根回来”。我妈说我不尊重她,对她不礼貌,原因是我直呼她“丽”,还为此跟我吵了一架。

看完是不是有点哭笑不得?但代沟却是真真实实的存在。毕竟,我们身处的国家发展得太快,快到两代人眼里的世界几乎是两个世界、两个次元。70后父母最早接触的通讯工具是BB机,90后一出生就有了大哥大;80后父母看着《舒克和贝塔》长大,00后孩子看的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二者接触到的东西、信息,诸如手机、电脑、书本等等都是不一样的,对很多事物的认知显然也会有所区别。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在社交软件里表情包和网络语的使用层面,父母跟子女的差异极其明显。在父母的世界里,“微笑脸”只是“微笑脸”,在子女的世界里,“微笑脸”代表着蔑视、不屑、你走开的意思;有孩子感慨这人太牛了真是要跪了,孩子的妈妈却说,女孩子家要自重自强让自己也变得很牛,不要看到别人牛就要去下跪……

孩子发表的一切感性化词汇,都会引起父母的无限遐想。

孩子:“今天差点哭晕在厕所。”

父母赶紧连打几个电话慰问关怀,顺带评论“怎么那么不小心”。

孩子:“为TFBOYS打CALL”,并附上比心心的爱豆照片。

妈妈,如果你再看我的手机,我的朋友圈就要屏蔽你了

父母:“这几个男孩是哪个班的,我怎么没见过?”

孩子:……

这就很尴尬了。

再者,一些年纪稍微大点的少男少女,正处青春期,心事多点也无法避免。可父母是什么人啊?因为担心,孩子的风吹草动,都能令他们草木皆兵。

曾经听到这么个故事,“两天前,我悄悄看了一下闺女的微信,发现有个男同学刚发了一条朋友圈:孩子们,大家好,我是牛牛的妈妈,他正在洗澡。求助大家,能告诉阿姨,他的女朋友是哪个吗?”

很难想象牛牛知道妈妈做的事以后,会如何想、如何做。毋庸置疑,这种不够尊重孩子隐私的做法,跟早些年偷看孩子日记的行为一样,断然是会引发矛盾和冲突的。而朋友圈和日记本,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孩子拥有自主权、希望不用被干涉的阵地。父母要主动和孩子交流来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过程,而不是采用这种有点LOW的方式。因为当孩子发现后,孩子更多的是和父母保持距离,而不是敞开心扉、愿意分享。

话说回来,就像作家龙应台说的那样,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也正是这些小心翼翼的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三步一回首、五步一小跑,深怕孩子落了什么、又会在前面撞见什么,偶尔,还会由着心性硬生生挡住孩子的去处,提醒孩子:嘿,别跑偏了,你可不能去那里,你应该这么做……

妈妈,如果你再看我的手机,我的朋友圈就要屏蔽你了

世人皆知,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爱得多的、深的一方终归是父母。可即便是父母,也不能否定那些抱着“爱”的初心做的事里,没有错致伤害的成分。因此,作为父母,请记住纪伯伦的提醒,“你的孩子,其实并不是你的孩子,他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望而生的子女,他借你而来,却非因你而来,他与你在一起,却不属于你”;请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需求,理解孩子、和孩子建立信任感,找准和孩子的相处边界,因为越界过多,必然会得不偿失。